沪媒:B名单制助年轻球员中超,职业数据利留洋
雷速体育在3月31日的报道中,中超联赛第3轮的赛场上,涌现出了一批发挥出色的U22甚至U20小将。这些年轻球员的出色表现,得到了《东方体育日报》的高度关注和赞誉。这背后,中超B名单制度的推行成为了重要的助推器。
新赛季中超联赛引入了B名单制度,这是一项革命性的举措。除了常规的A名单可以报名参加中超联赛外,各俱乐部还可以为最多8名年龄在21岁以下的球员设立B名单。这一改变意味着B名单的球员不仅可以参与乙级联赛的角逐,更有机会随俱乐部征战中超联赛。相较于过去的规则,U21球员只能在中超或乙级联赛中选择一个报名,新制度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舞台。
以海港队的李新翔为例,在旧的制度下,他可能没有机会在中超赛场上展示自己的才华。然而,现在各俱乐部在保证中超联赛名次的同时,也更加注重U21后备力量的培养。尽管乙级联赛也是职业联赛的一部分,但与中超相比,其锻炼价值和竞技水平显然不可同日而语。B名单制度的实施,为众多优秀年轻球员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
U20国青队在本次亚洲杯上的优异表现,除了球员个人的天赋和努力外,职业联赛的经验也为他们增添了自信。像刘诚宇这样的球员,虽然主要参加U21联赛,但多次被选入申花队的一线队阵容,并在亚冠客场比赛中得到出场机会。同样,山东队的依木兰、史松宸、陈泽仕等球员都在乙级联赛中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而长春亚泰的贺一然、浙江队的王钰栋等已经踢了两个赛季中超的球员,更是从实战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些U20国青队的主力队员的出色表现,将对上海申花、山东泰山、北京国安、成都蓉城等俱乐部产生示范效应。相信刘诚宇、蒯纪闻、陈泽仕、依木兰、毛伟杰等球员在中超联赛中将获得更多的出场机会和锻炼。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弥补无法参加世青赛的遗憾,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职业数据,为将来的留洋之路打下更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