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裁判评议六期:上海德比进球判罚正确。
北京时间4月9日,中国足协公布了本赛季第六期裁判评议结果,共认定有3例裁判错漏判。
**判例一**
在中超联赛第4轮长春亚泰与武汉三镇的比赛中,第34分钟时武汉三镇9号队员在罚球区内与长春亚泰4号队员发生接触后倒地。然而,裁判员并未进行犯规判罚,VAR(视频助理裁判)也未介入。经过评议组多数成员的审视,从传球路线和双方队员身位来看,认为长春亚泰4号队员在对方罚球区内推搡武汉三镇9号,造成其身体失去平衡倒地,应判为推搡犯规并破坏对方明显进球得分机会,因此应判罚球点球,并向长春亚泰4号出示红牌。遗憾的是,裁判员做出了错误决定,漏判了罚球点球和红牌,VAR也未能正确介入。
**判例二**
同场比赛中,第79分钟武汉三镇8号队员与长春亚泰15号队员在罚球区内发生接触后倒地,裁判员同样未判罚犯规,VAR也未介入。经过评议组分析,双方属于正常身体接触,并无明显的犯规行为。因此,裁判员未判罚的决定是正确的,VAR的未介入也是正确的。
**判例三**
同样是在这场比赛中,第87分钟长春亚泰9号队员与武汉三镇2号队员发生手臂接触。评议组一致认为,长春亚泰9号队员的行动为争抢球时的鲁莽动作,应当予以黄牌警告,而非红牌处罚。因此,裁判员的决定存在错误,而由于并非红牌事件,VAR未介入的决策是正确的。
**其他判例**
除上述几例外,评议组还对其他几场比赛中的争议判罚进行了分析。例如中超联赛第4轮长春亚泰与武汉三镇的比赛第90+1分钟的争抢球事件、上海申花与云南玉昆比赛中的铲球事件以及中超和中乙联赛其他几场比赛的争议判罚。对于这些事件,评议组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规则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讨论,并对每一起事件给出了正确的决策和建议。
在技术方面,评议组特别提到了VAR系统的运用。对于一些关键的进球事件,VAR能够准确选择关键帧并做出正确的划线判断。对于划线画面与球员传球或触球一瞬间的同步问题,评议组明确表示:VAR系统在选帧后会切换到适合划线的画面,这一过程严格同步于所有机位和画面。每场比赛前都会进行机位和画面的同步测试以确保准确性。对于这一期评议中涉及到的VAR操作,评议组均认为其操作流程符合规范、方法和结果均正确。
综上所述,中国足协通过这次裁判评议对几起关键比赛的争议判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并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和决策。希望这次评议能够为今后的比赛提供更准确的判决依据和参考。